中药汤剂以水为溶媒,加水量的多少,应以药物的功能、体积、吸水量及所需的医治药量等为根据而定。若加水量过多,药物浓度过低,药汁太多,则疗效受影响;加水过少,不只难以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,还容易煎焦,既浪费,又可引起相反的作用。今荐介3种加水办法,供择用。
1.传统加水法:将中药置于砂锅内,用手将药摊平,然后加入高出药面3~4厘米(小拇指高)的水。此办法为简单方便,运用多,可是精确度稍差。
2.量器加水法:即选用量杯或量筒加水,按不同的医治药物及其头煎、二煎加不同量的水。上海市药材公司规则各类药煎煮的加水量为:调度、滋补药,头煎700-900毫升,二煎400-450毫升;一般药(凡是以医治各种疾病为主的中药),头煎500-700毫升,二煎300-350毫升;解表治感冒药,头煎400-600毫升,二煎280-300毫升。此法比传统加水法精确,可是,若遇到药物量多时,加水量则显得少些。
3.分量加水法:即按药物的总分量,确定加水量。将配发好后的中药,取1贴(剂)药称一下分量,然后根据1克中药加10毫升水的原则,把核算的总加水量的65%加到榜首煎中,余下的35%留给二煎用。例如,滋补调度药人参养荣汤,药物总分量为150克,加水量应为1500毫升,头煎应加65%即为975毫升,二煎加水35%为525毫升。该办法加水精确,特别是药物品种多、药量大的中成药丹方更为适合。此法虽然比以上两种办法费事,但较精确。